网站首页 便捷服务

校园动态

文成首所高校迎来“追光”开学第一课 本土榜样走进职校为技能人才点亮理想之光

作者: 编辑日期 : 2025-09-17 来源 : 温度新闻 阅读次数:

9月16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文成学院迎来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作为文成县首所高校,温州“追光”思政课邀请三位来自文成的嘉宾和两位市级报告团成员一起走进校园,用他们的成长故事,为刚刚踏入职校的新生们上了一堂关于选择、坚守与热爱的思政课。

image.png

在文成这座山区县的首所高校中,思政教育被赋予了更深的现实意义:如何让职校学生坚定技能报国的理想、认清职业前景?答案藏在五位嘉宾尤其是贺刚等技能楷模的讲述中。

全国劳动模范贺刚用30年时间完成了从普通钢筋工到“技能状元”的蜕变。在分享中,他毫不避讳曾经的迷茫:“我也曾怀疑,绑钢筋能有什么出息?”但师傅的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点醒了他。通过刻苦钻研,他不仅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更在央视节目中展示“在钢筋上绣花”的绝活——三分钟内在两米长的钢筋上绑出40个小孔。

“人生的路起步靠劳动,越走越宽靠学习。”贺刚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台下学子。他坦言,技能之路需要耐得住寂寞:“为央视展示苦练了近半年,因为精度要求极高,误差必须控制在两毫米内。”如今,他创办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出一批批获奖学徒,用实际行动证明“技能改变命运”。网络作家朱乾教授随后分享道:“努力不一定有用,但是不努力一定是没有用的。”他进一步阐释,“人生的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只要找准了自己的天赋,即使在最细分的领域,你也可以做得很出色。”

他们的分享在新生中引发强烈共鸣。空乘专业学生袁亚茹原本怀揣从军梦想,未走上心仪发展方向的她一度感到迷茫。听完贺刚的经历,她表示:“原来职校生也可以这么精彩!贺老师的故事让我明白,只要找准方向并坚持下去,每个人都能发光发热。我不再迷茫,会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努力前行。”

其他几位嘉宾分享后,也引来学生们争相提问:“如何判断爱好能否变现?”“没有工资的学徒期怎么坚持?”三位文成籍嘉宾的回应尤其引发共鸣。从意大利回国投身石雕的胡植柱坦言:“靠积蓄和极简生活熬过三年,但为热爱值得。”90后的苏清吾从广告学毕业生到复刻故宫亭子的“匠人”,她说:“我是文成人,我知道家乡资源有限,但正是这样更要多尝试。”文成县公安局交警叶紫黎则鼓励学生:“文成需要更多本地人才留下来、建家乡。”

这堂思政课的意义远超一场讲座。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文成学院辅导员朱佳佳表示:“我们把本地‘最美’人物请到身边,让学生看见榜样就在眼前。”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专任教师王仁构说:“教育不仅要传技,更要培养‘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这些本地榜样的故事,学生更听得进去。”

思政课的“光”也正从课堂溢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文成学院依托本土文化打造的“文成讲堂”“乡贤导师团”等品牌,已形成“艺风美韵”思政课堂体系,将继续把这样的“光”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不仅做“追光者”,更要成为“发光者”;文成县今年启动的“文成青AI说·漫评营”全县巡讲计划,将借助AI技术与青年视角,让“追光”故事走进更多社区、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