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便捷服务

科研动态

2022年科研产学处工作盘点

作者: 编辑日期 : 2022-12-31 来源 : 阅读次数:

一、科研工作盘点

(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实施“科研破茧”计划,确保“十四五”期间科研经费逐年递增20%以上。2022年度科研经费编列资金总额402万元(包括学科集群科研投入),并联合经开区投入数智造基地科研设备640万元,比2021年增长112%。校级科研项目立项64项,经费下拨19.2万元。2021-2022学年科研业绩奖励发放114.17万元。

(二)科研高质量发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我校开题,邀请《远程教育杂志》(CSSCI)执行主编陶侃教授作学术报告。开展科研课题研讨沙龙活动。推进学校咨政研究工作,王佑镁当选决策咨询委员会特约委员,医康养产教融合领域11篇咨政建议获市级领导批示和采纳。积极跟进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政策,热议《职业教育法》、决策咨询研究会等活动,定期组织申报咨政项目,鼓励教师参与熟读地方政策,积极参与校地结合的研究。本年度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讨会、教育部社科司项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25期,学院教师1200余人次参加。数智造、民政康养等重点团队4次参加科研培训交流多校区联动,科研氛围提升较快。

(三)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投资1400万元的浙南数智造公共实训基地9月正式投入使用,智能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团队已经立项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医康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已列入市人社局公共实训基地。与地方园区深度融合,提升产学研平台能级:与市经信局、市包装印刷协会筹备共建智能包装学院(5月13日),在温州市委办的指导下,与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浙江长城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建温州市信创学院(4月24日);温州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心获批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月30日)。加大人才培养,人文学院赵静获评温州市“社科赋能助共富”专家团专家、温州市瓯江青年社科学者。获批陈国龙院士专家工作站。(12月19日)

(四)科研工作梳理优化。制定《科研工作指南》(每月更新),梳理科研政策和工作路线图,建立科研微信群、钉钉群,实时发布科研信息和动态。梳理横向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统一评审流程、制作结题证书。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及实施办法(试行)》(浙东政〔2022〕67号),《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浙东政〔2022〕84号)等新政策。

(五)项目申报立项创新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课题申报工作,邀请校内外专家指导,学校课题申报质量大幅提高。市厅级以上项目立项57个,省部级项目8个。自1月份以来累计发布科研信息75项,组织各类课题申报工作近40项,参与申报人数达340余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12月,国社科申报4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申报50余项,市厅级课题申报200余项,实现历史性突破。2022年申报8项横向科研项目,项目经费总额60.6万元。组织横向科研项目参加结题验收评审会,2022年横向科研项目结题材料验收18项。

二、产学融合工作盘点

(一)各类平台取得新突破。2022年度,《区域协同共建金海产业学院,精准破解产业人才短缺难题》《医康养护教: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专业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2项全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新增“医康养”省级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项,新增电气安装、电子技术、智能会计、职业健康与安全入选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新增温州高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医康养)1个,新增“数智造”温州市公共实训基地1个,新增市科普教育基地(瓯窑博物馆)1个。温州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揭牌成立,浙南数智造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结题验收并投入运营,国资混合所有制公司成立并运营。完成与斯米克集团共同成立温州东方悦心中等职业,完成温州预制菜产业研究院可行性方案。

 

(二)服务地方成效显著。学校出台《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服务现代集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共创“活力温州湾”服务温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建立数智造培训综合体年内培训学员400余人,组织30名副高智囊团联系服务20家地方企业,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共建20个订单班。与现代集团合作成功立项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企业、成立现代集团产业研究院,互派干部挂职5人共同培养双带头人,完成结题3项集团发展调研课题,2022年新立项4个横向课题,项目金额9.8万元。

(三)积极开展合作引入优质资源。产教融合大楼竣工后,先后谈判53家企事业单位,开始引进校企合作项目,已落实浙江圣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驻,组建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基地,共吸引资金约300万元;正在与温州电信等8家单位就入驻产教融合大楼洽淡相关协议中。与孟州高新技术公共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共建浙江预制菜检测中心协议,吸引资金300万元;与温州功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产学合作协议,吸引资金1000万元。2022年度,共吸引社会资本约1600万元。

(四)各类到款额显著提升。新增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家,新增合作企业71家,新增“校外实训”基地46家,为20家企业订单培养175人。教师发表专业论文108篇,纵向科研课题94项,到款额108.7万元;横向科研与社会服务36项,到款额325.7万元;各类社会捐赠25.8万,准捐赠242万价值的实物。浙南数智造公共实训基地验收通过并结题,今年总计到款额1400万元,2022年产学合作等外来经费总计:2102.2万元。

(五)产学合作得到媒体关注。温州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成立、浙南数智造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运营、首个国资混合所有制公司成立运营、全国首个急救教育学院成立、海峡两岸康养产教新生态等做法经验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日报、凤凰网等主流媒体转载或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